备受关注的《物权法》草案将在明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请审议,“赶早不赶晚”。近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代表在参加北京代表团审议时透露上述信息。他同时表示,由于修改《物权法》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法室带来的工作压力,人手紧张,因此同属民法室工作范畴的民事诉讼法修改将可能要推迟。 《物权法(草案)》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四审,因没有被提请今年的全国人代会审议而引起不少猜测。网上不少评论认为,北大法学院法理学教授巩献田在网上发表公开信质疑《物权法(草案)》,使得这部法律的立法进程延迟。对于这种猜测,乔晓阳予以驳斥。 “巩献田教授一封信的影响被媒体炒作夸大了,事实上不完全是这样一个问题。”乔晓阳说,《物权法》是一部非常复杂的法律,“这个法的立法难度确实大,现在一些地方存在分歧,认识不统一。”正是因为这部法律非常重要,因此在立法过程中,立法部门格外慎重,把问题弄清楚,注意广泛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特别是法律界的专家学者的意见,让它出台能更加符合我们国情,而不是照抄照搬外国的那些东西。 谈到当前的一些争议问题时,乔晓阳表示,物权的概念是和私有财产挂钩的,人大用的是物权法,只是用了这样一个名称,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它有保护国家财产的内容。这就引起一些争议。 对于《物权法(草案)》的五审时间和表决时间,乔晓阳表示,具体时间还没有安排。根据工作情况,最晚将于今年10月提交常委会第五次审议,或者到12月再进行审议一次。作为民事基本法律,将于明年上全国人大会议审议。
|